学子们的良师益友
----记生命科学系教师党员陈致印
陈致印老师是生命科学系一名普通教师。硕士刚毕业的他,就担任生命科学系1001食品班和1001农学班两个班的班主任。他为人师表,教书育人,勇于负责,严格要求,两个班的各项工作都走在全系前列,先后多次为系里争得荣誉。在成绩背后,是一份份辛勤的付出和一个个感人的故事。
爱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
班主任工作复杂繁重,刚出茅庐的陈老师摸着石头过河。他知道要做好工作,就必须和同学们建立良好师生关系。心理学家说过:“只有心与心的沟通,才能拉近彼此的距离”,情感是相互的,只有真诚关心学生,体贴爱护学生,学生才会认同你、拥戴你。在平日里,陈老师总要开展一份看似平常的工作,即将每个学生的照片、籍贯、家庭、爱好等详细记录下来,而当每次考试后,他就一定会做“家庭作业”,对个别挂科的学生做好档案式登录,并对其做“因材施教”、“专门辅导”,同时,把与学生的思想交流记录下来,以了解学生的思维动态和心理困惑。对于单亲家庭或因突发事故造成的特殊家庭学生,陈老师都会第一时间了解情况,引导学生积极地面对挫折和乐观面对生活,在评定助学金时,陈老师会在公平、公正的前提下,优先“照顾”这些学生。
教是教师的本质性工作
“没有教不好的学生,只有不会教的老师”,这是陈老师在面对学生工作时的深刻体会。学生的各种表现都是他内心的外在表达。在日常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中,陈老师注重灵魂的塑造,始终坚持把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。
教师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授者,而且是学生人生的指导者和道德规范的引导者,更是学生的模范。陈老师总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感召学生、影响学生。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,陈老师真诚对待学生,将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或弟妹,想学生所想,急学生所急,全心付出,不计回报。他关怀着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。俗话说“十个指头有长短”。一个班的学生不可能人人都是优秀的。或是思想认识有偏差,或是学习有困难,或是家庭出现变故,或是青春期产生焦虑,对这些学生,陈老师动之以情,晓之以理,并尽量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,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。
管是牵引的重要手段
班级管理是规范学生言行的保障,也是引导班风建设和先进集体创建的手段。陈老师教导学生要明确奋斗方向,每学期都制定要达到的班级管理目标。例如:设定班级共同理想,让大家明确前进方向;在每学期之初,要求每个学生认真撰写和提交一份学期计划;在期末考试前,教育学生要诚信考试,强调诚信做人的重要性。陈老师十分重视建设良好班风 ,强调班风是一个集体的精神支柱,是班级积极向上的航标,直接影响着每一位同学的学习和成长。他为班级制定了“才、识、胆、力”的班风,“才”指的是扎实的专业基础,卓越的才学,突出的才能;“识”指的是要有广阔的见识,开阔的眼界,长远的眼光;“胆”指的是要有胆魄,敢作敢为,敢于去实践;“力”指的是要有强健的体魄。为加强班级管理建设,陈老师还注重加强学生干部的培养 ,采取民主选举班干部的办法,为了让学生有更多锻炼机会,采用了一年一换的方法。同时让普通同学监督班委、协助班委,全体同学在班委会领导下共同承担班级管理工作。
果是辛勤付出的结晶
一个班集体有了明确的目标,就有了凝聚力,就向着既定目标前进,以致终于走向成功。在陈老师的指导和管理下,两个班都取得了骄人成绩。 如:2011年,1001农学班在全系篮球比赛中,荣获“一等奖”;2011年,1001食品班被学校评为“先进班集体”。陈老师的爱徒们个个身手了得:李菁菁、陆金恩等同学被评为“优秀团干”;高杰、杨芝等同学被学校评为“优秀团员”;黄闺同学在“中华颂、2011经典朗诵比赛”中获得“二等奖”;李萍、曾琴、熊颖等同学获评了学校“三好学生”和“国家励志奖学金”;2012年,邹婷婷同学获得“国家奖学金”;熊颖、刘金萍、陈丹等13名同学考上了硕士研究生。此外,陈老师还指导学生多次在学校 “质量工程”大学生学术研究暨“挑战杯”大学生课外学术竞赛中获奖。
就个人而言,陈老师获得过学校“十佳班主任”、“学生管理工作先进个人”、“先进工作者”和“优秀带队实习教师”等众多荣誉称号。
(生命科学系党总支 党委宣传部)